南宫·NG28(中国区)官方网站南宫·NG28(中国区)官方网站

南宫·NG28平台“2023德州最美职工”记者碰头会

发布时间 : 2024-08-03  浏览次数 :

  德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市工人文化宫主任侯骞,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职员于锐,德州黄河河务局供水局潘庄引黄闸管理所所长李照民,德州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班组长熊新荣;国网德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优质服务专责雷加坤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致敬奋斗者-2023年德州最美人物”系列主题记者见面会。今天举办的是“最美职工”专场。

  在我们德州,有这样一支劳动者队伍,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南宫·NG28平台、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2023年市委宣传部联合德州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选树了10名优秀的工人代表,并于7月5日隆重举行了“德州最美职工”发布仪式。

  今天我们邀请德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市工人文化宫主任侯骞先生以及4位“最美职工”代表来到发布厅,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他们是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职员于锐先生,德州黄河河务局供水局潘庄引黄闸管理所所长李照民先生,德州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班组长熊新荣先生;国网德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优质服务专责雷加坤先生。欢迎你们。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于锐,来自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公路勘察设计一线,先后参与了临武高速公路、德郓高速公路等数十条国省干线公路及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设计人员。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此次最美职工见面会,谢谢。

  大家好,我是德州黄河河务局供水局潘庄闸管所的李照民,1992年参加工作,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黄二代”,32年来,我先后在齐河修防处维修船舶厂、施工工地、管理段、闸管所等基层一线单位工作。从一名治黄新兵到抢险技能专家,从一心扑在业务工作上的普通职工到协调地方关系的段所负责人,工作地点和角色不断转变,但不变的是守护黄河的初心和使命,我将继续坚守岗位,守护黄河安澜,谢谢。

  大家好,我叫熊新荣,我来自德州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现任架公司机械加工厂机加工班组的班组长,主要从事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编程和操作,很荣幸获得第八届“德州最美职工”这个荣誉称号。我2000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机械加工工作。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创新,用心做好每一个零部件。这次荣誉的获得,是对我之前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鞭策,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岗位,再创新功。谢谢!

  大家好,我叫雷加坤,来自国网德州供电公司,201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德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优质服务管理专责。工作9年来,我始终秉持“企业感受第一评价,群众满意第一标准”的理念,一直工作在客户服务一线多万电力用户的优质服务工作,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最美职工记者见面会,谢谢!

  4位代表都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在他们与各位媒体记者互动交流之前,我们请侯主任简要通报一下2023年“德州最美职工”选树工作的开展情况。

  很高兴能与大家在这里见面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总工会向长期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市工会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奋楫争先,勇毅前行,德州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联合开展第八届“德州最美职工”选树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发动、层层推荐、评审考察等环节,最终确定10名“德州最美职工”,并于7月5日举办了隆重的发布仪式。

  今年选树的10名“德州最美职工”,全部来自基层一线,是我市广大职工的优秀代表。他们有致力研发、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技术工人,也有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野外艰苦环境中的公路勘察设计者,既有闻风而动,雨中坚守的防汛抢险市政人,也有三十年如一日,扎根治黄一线的黄河守卫者。他们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奉献、锐意进取,以初心致匠心,用平凡铸不凡,书写了新时代职工最美的奋斗姿态,是全市干部职工学习的优秀榜样。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我们号召全市广大职工以先进为榜样,学习最美、争做最美,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各条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和先锋模范,在新征程上,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下一步市总工会将继续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全社会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奋斗者之歌!

  答:谢谢主持人,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对我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的是,2012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后,参与的第一条公路设计项目,211国道淳化过境公路工程。项目在陕西省淳化县,当地是丘陵地区,8月份的天气正值酷暑,我们在高低起伏的地形中,在树木杂草丛生的黄土塬上,用镰刀割草开路,身上被树枝和杂草划了一道道口子,但是我们整个项目组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我们白天进行外业勘察,晚上加班到凌晨进行设计,虽然条件非常的艰苦,也非常的累,但是我们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保质保量完成了设计任务。正是这次勘察设计,让我从单位的大哥大姐们身上学到了公路人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可贵品质和职业素养。靠着这种精神和素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扎根在勘察设计的一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项目,逐渐成长为一名最美职工。谢谢,我就分享这些。

  答:我也谈谈这个线年就从事黄河工作了,那时候一线的生活环境还是很艰苦的,我们几十个人就住在黄河大坝上的一个院子里,同吃同住同行。那时候没有礼拜天、没有节假日,现在想起来虽然条件艰苦,但也其乐融融,就像一个大家庭。那时候的职工真的是以段为家,我们的一个老段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年得有350天都是在段上度过的,基本是年年不休假,他的这种奉献精神,到现在还在激励着我。

  我们黄河工作有个特点,越是下雨,越是严寒就越要往外面跑。因为下大雨时可能会冲毁堤防工程,造成险工坦石塌陷,需要及时收集破坏数据上报,并第一时间对工程进行恢复;寒冬到来时,温度下降黄河河道淌凌容易形成卡冰,严重时会封河,形成凌汛。记得有一年,下了三十多公分厚的雪,我和一位老职工一早步行近十余里去看凌情,因为那个滩区比较大,又没有路,北风呼呼的刮着,回来时方圆几公里全是白雪皑皑,只留下了我们两趟脚印,那种刺骨的冷现在我都记着。

  防凌防汛,风里来、雨里去,年年如此。在我心中,始终坚持守护黄河就是保障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的理念。近几年来,习总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沿黄省区,亲自谋划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黄河人,我无比的自豪。下一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谢谢。

  答:好的,我也与大家分享一下。谈及成长经历,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使我受益匪浅,一个是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另一个是养成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的好习惯,善于思考并敢于攻坚。从一名学徒工到现在的首席技师,从操作手摇普通车床到现在操作世界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的DMG自动化生产单元,二十多年的坚持,让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加工经验。

  记得2011年,公司引进了一台大型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E650机床,当时山东省仅三台,设备操作和编程难度相当大,需要考虑的问题和学习的知识点非常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撞刀和撞机事故。当时领导把学习使用这个重点设备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征服这个“大块头”,于是,我每天加班加点在单位学习研究设备,再把学到理论在设备上操作验证,经常加班晚了就在单位的室连椅对付几个小时,第二天继续钻研。当时有同事调侃说:“你和这台机器一起的时间比你和你媳妇在一起的时间都长”。当时听到这些玩笑话,心里挺难受的,因为我媳妇当时已经怀孕八个月了,为了钻研设备使用,我都没时间照顾她。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熟练掌握了这台设备的操作技能,并调试出多种高精度复杂零件。

  后来,每当公司引进复杂的大型设备,领导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我,都会安排我来学习摸索,学会之后再传授给其他人。这次能够被评为“最美职工”,我感到很自豪,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沿着机械加工制造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谢谢。

  答:好的,最后我也谈谈。工作了将近十年,有两件事对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一件是我工作的第二年,也就是2016年,因前期规范已不适应当时的作业要求,省公司组织制定营销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我代表德州公司参与修编。我很珍惜这次参与省级项目的机会,没有参考资料,我就利用现场工作的机会,从现场找灵感,逐条记录工作要点,晚上下班后集中整理,修编成册,最后我累计修编省公司级标准规范8项,负责的项目全部率先高质量完成,获得省公司领导一致认可,让我这个新兵树立了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另外一件事是2020年夏天,一个村的老百姓反映电压低,空调无法正常运转,影响生活,我们通过系统监测发现这个村晚上空调负荷增大,变压器容量不足,导致供电末端电压偏低。公司立刻调配变压器,当天就组织人员冒着酷暑为这个村更换了大容量变压器,保障了老百姓高温天气下的空调用电。问题解决后,村里的一个群众说“电一来,心都亮了”南宫·NG28平台。这一刻我觉得,老百姓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褒奖,也是对我们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的最大认可。

  问:你好我是鲁网记者,据了解,2019年熊新荣创新工作室创建成立了。我想请熊老师介绍下,您创建创新工作室的初衷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绩?

  答:谢谢您的提问。2019年的时候,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人员和设备越来越多,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研发任务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也越来越多。于是在市总工会和单位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在2019年成立了创新工作室。

  创新工作室的初衷是将企业高层次人才聚集起来,发挥人员的创造性,通过工艺技术革新、引进新设备新工艺等方式,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难题,提高作业效率、产品质量、本质安全,降低成本,同时为企业培养技能操作人才,将技艺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工作室的核心职能是:1.解决现场生产技术难题;2.人才队伍培养;3.生产现场精益改善。

  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解决40余项创新技术难题,每年为公司创造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通过解决技术难题和技术革新先后取得专利授权12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获德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师带徒”方式,培养了15名数控操作人员和2名钳工人员;4人晋升为技师,7人晋升高级工。在2021年德州市暨德城区组织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2名同志参赛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在精益改善方面,由创新工作室成员带头,发动全员开展精益改善,完成精益改善50余项,累计产生6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谢谢。

  问:雷加坤老师你好,我是德州晚报记者。据了解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您还积极创新,先后荣获德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二等奖。请您介绍下,您最满意的创新发明项目,这项创新工作目前的应用情况如何?

  答:谢谢您的提问。“创新是打破瓶颈,实现自我突破的第一动力”这始终是我工作中的座右铭。把为什么当成突破口,将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化作自己创新路上的敲门砖和垫脚石,是我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动力之源。低压台区是电网的最末端,也是百姓感受到电力的最前端,但在4年之前低压居民的用电信息采集还处于每天采集一次的阶段,采集频次低、状态感知差。我们牵头建成的数字化全息感知智慧台区,实现了低压台区电力数据24小时实时采集、智能感知,可以为老百姓提供更加精细、精准、精益的电能分析和用能咨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坚定“企业感受第一评价,群众满意第一标准”的标尺,将优质服务牢记心间,用行动践行一名优秀电力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谢谢。

  问:李所长您好,我是中国山东网记者,我们了解到,您坚守黄河一线已经三十多年了,您现在所在的潘庄灌区位置十分偏远,距离县城有60多公里,请问是什么信念,支持您坚持下来的?

  答: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从小生长在黄河岸边,父亲是老一辈的黄河职工。父亲对黄河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我。进入黄河系统后,我在船舶厂从事过焊接工作,在工地做过技术员、项目经理,在管理段干过维修养护、工程管理等等。从一名普通职工到段长助理、副段长再到段长、所长,每个新的工作岗位、我都严格要求自己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也是迎难而上,坚持干中学、学中干,脑子里只有脚踏实地、干好工作,也没想其他的,所以,在一线一待就是三十年。有时候也想过回机关,离家近点,但是,转头一想,总得有人在这里坚守,我经验多点,开展工作方便,就这么一直坚持下来了。谢谢。

  问:你好雷加坤老师,我是德州日报记者,电力保供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您作为优质服务专责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请结合工作谈一谈,您是如何提供优质服务的?

  答:感谢这位记者对供电公司的关注。优质服务专责其实就是老百姓在供电公司的代言人,工作的重点就是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百姓诉求,把党和政府在电力领域的惠民惠企好政策传递给企业和百姓。

  大走访是服务的一个重要措施,“如何真正实现与政府、企业、项目、群众的无缝沟通,摸实情、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去年,在走访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的进户线年左右网改时统一更换,至今已有20年之久,氧化、破损严重,裸露接头较多,碰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容易发生停电,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由于进户线属于客户资产,应该由老百姓进行维护更换,但老百姓普遍不具备更换能力。掌握这一现实问题后,我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争取支持,最终提出由政府牵头,村委或村民集资解决资金问题,供电公司协助施工改造的方案,探索出“政府主导、村委主办、村民参与、企业协助”的典型做法。截至目前,已完成140余个村庄的表后线、漏保改造治理工作,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安全用电水平。谢谢。

  问:你好我是德州新闻网记者,作为一名公路勘察设计人员,我想请问于锐老师在工作中有哪些瞬间和事例让你们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答:谢谢您的提问。2017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在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进行勘察设计。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山里面早已经覆盖了过膝厚的积雪,我们就在漫天雪地里勘察,当地的牧民朋友们有的就骑着马过来跟我们打招呼,跟我们聊天,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到了冬天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想去城里办个事情,非常的困难,遇到有人生病等紧急情况,只能听天由命。我们来规划设计道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道路建成后,孩子们上学,老人们就医,进城就方便很多了,解决了他们的大难题。牧民朋友的话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公路人的责任与意义。环境越恶劣,人民群众对路的渴望就越迫切,我们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是值得的。谢谢。

  问:李所长您好,我是山东商报记者,潘庄引黄灌区是全国大型引黄灌区之一,我想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潘庄引黄灌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您所在的闸管所具体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答:谢谢这位记者对潘庄灌区的关注。潘庄引黄灌区是山东省大型引黄灌区之一,地处德州西部,总面积5867平方公里,总人口302万人。该灌区有耕地面积58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7万亩。多年平均蒸发量1550mm,降雨量572mm,并且三分之二的降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灌区缺水严重,用水主要依靠黄河。

  潘庄引黄闸地处德州、济南、聊城三市交界处,1972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17年进行了改建,2018年供水运行。承担着山东省第二大灌区——潘庄引黄灌区灌溉用水任务,担负着德州市齐河、禹城、平原、夏津、武城、德城、陵城、宁津8个市(县、区)的农业、工业及生活用水供水任务,年均引水240余天,为德州市“吨半粮”创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水源保障,先后承担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大运河贯通补水等跨流域调水任务,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贡献了黄河力量。谢谢。

  问:你好我是大众网记者。于锐老师,您的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到条件艰苦的一线,参与公路的修建。请分享一下您工作以来遇到挑战最大的一项工作任务,是怎么克服困难的?

  答:谢谢您的提问。挑战最大的应该是非洲的捷斯-图巴高速公路。记得那是2014-2015年的时候,我和我对象正在忙着筹备婚礼。这个时候,单位领导找到我,说有一条非洲的高速公路,需要设计人员先进行设计,单位比较缺人,问我是否可以参加这个项目。于是我就跟家里人、跟我对象做工作,争取她们的支持,推迟了婚礼。到了非洲的塞内加尔以后,需要克服的困难还是很多的。首先是要适应当地的饮食、气候等问题,更重要的还要克服疾病的影响。当时,那里的疟疾比较普遍,记得当时和我们一起参与这个项目建设的兄弟单位就有工作人员感染了疟疾,在医院治疗了十多天才好转,于是我们就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项目组买来跑步机、哑铃等运动器械,督促我们每天工作之余坚持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每天对住所进行蚊虫消杀。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饮食、工作、锻炼的好习惯,在我们的坚持与努力下,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们整个项目组人员都保持了健康的身体状态,最终的完成了任务。谢谢。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侯主任简要通报了2023年“德州最美职工”选树工作情况。4位“最美职工”代表回答了记者提问,在他们的成长经历、职场感悟中,我们感受到了最美职工的风采。谢谢你们。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最美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全市劳动者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奏响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劳动者之歌。再次感谢出席今天发布会的4位“最美职工”代表,也借此机会对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表示感谢!祝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帆风顺。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